當傳統商業遭遇發展瓶頸,楊浦區五角場商圈的一家老牌商場選擇另辟蹊徑,進行了一場脫胎換骨的轉型。去年底,它以“百聯ZX造趣場”的模樣重新歸來,短短半年間,就成為全國二次元愛好者的“朝圣地”、集聚地,成功重塑實體商業的魅力。
“今年五一期間,我們的客流同比增長了205%,銷售同比增長了190%。”百聯ZX造趣場副總經理胡婷說出這組最新數據時,臉上透出一股興奮勁兒。在她看來這份成績的背后,絕非僅僅是業態的調整和二次元商品的匯集,更大的秘訣在于“讓每個參與者成為生態的一部分”。
造趣場的二次元生態豐富多彩。如今商場內匯聚了70多家優質商鋪,包括全球首店和全國首店。這里有專業的二次元“谷子”商品店,還有二次元IP主題餐飲、三坑服飾、VR體驗館、二次元電子游藝嘉年華等多元業態。

“我們的經營理念就是play together,無論是品牌方、運營團隊方、粉絲端,包括在地商圈。”胡婷說。
招商運營負責人陳卓的經歷,正是這一理念的縮影。作為一名90后資深二次元愛好者,她曾因沉迷動漫被家長視為“玩物喪志”,如今卻成為商場核心骨干,她說自己找到了一種做“大女主”的感覺,“念念不忘必有回響。對一件事物的堅持,總有一天會得到發展的機會。”操著二次元“谷圈”的“行話”,陳卓哪怕是與國際頂流IP洽談合作,也很容易被接納,因為在這個圈子里,大家的“一拍即合”往往取決于能否感應到對方所擁有的那份熱愛。

而在招商過程中,陳卓也會始終保持清醒頭腦,仔細篩選能與造趣場同頻共振的品牌,“二次元的核心是文化,它所表達的夢想追求、友情執著等都是普世價值。”
在這種認知相通的基礎上,商場與二次元品牌的合作自然水到渠成。一些曾對商業運營“一竅不通”的國產二次元IP在這里得到了有力支撐,逐漸發展成為知名品牌。

在商場3樓的“換谷區”,二次元粉絲“馬鈴薯”找到了自己的樂園。這里是一塊專門為收集二次元周邊的愛好者開辟出的免費交換空間,任何人都可以帶上自己的“谷子”過來練攤。
“我只有在這邊才認識了一些同好,擺攤已經七八次了。”馬鈴薯說。
市場管理部經理周鑫榮介紹了一種“圈層自萌”的社群運營模式,通過建立宅舞群、涂鴉群、同人畫師群等,以興趣為紐帶聯結情感。“以不同興趣圈層來把不同的粉絲們聚集到一起,讓他們之間產生互動,長此以往就有一個經常來玩的概念,平時不知道去哪里就約在造趣場‘面基’。”
在楊浦,二次元文化的生長已突破單一商場的邊界。百聯ZX造趣場內,粉絲與品牌共創內容、自由換谷、共享舞臺,構建起“人人皆主角”的參與式生態;場外,萬達廣場煥新二次元主題區、合生匯借快閃活動引流、大學路打造“痛街”形成街區共振,嗶哩嗶哩、疊紙等企業更以平臺資源打通線上線下場景。

陳卓回憶起在日本秋葉原曾見到一個60多歲的婦人仍沉醉于漫展的場景,她相信當生態足夠成熟,熱愛就會超越年齡與時間,并賦予二次元產業源源不斷的生命力,“打造成一個二次元濃度很高的氛圍,在這里可以勇敢地表達自己,有一種歸屬感,我到80歲也會喜歡二次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