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8月18日上午,入駐百聯徐匯商業廣場的第一醫藥徐匯旗艦店正式開業,標志著第一醫藥在健康服務領域再落下關鍵一子,戰略布局日趨完善。
百聯集團副總裁、第一醫藥董事長孫偉,徐匯區徐家匯街道黨工委書記萬小嵐,第一醫藥黨委書記張海波,第一醫藥總經理姚軍,百聯徐匯商業廣場總經理揭海,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副總裁、核心品牌事業部負責人蔣以希,博福-益普生(天津)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家麟等參與儀式并剪彩,共同慶祝這一重要時刻。
孫偉表示,徐匯旗艦店的盛大開業是第一醫藥深入融合并提升社區生活圈能級;發展中堅持突出特色并創新融合;持續擦亮七十年老字號金字招牌的三大體現。希望第一醫藥以徐匯旗艦店為契機,發揮健康領域的優勢,攜手徐家匯街道、百聯股份和知名大健康品牌,用專業服務提升“15分鐘社區生活圈”質量,用優良品質匹配徐家匯世界級商圈建設。
蔣以希對第一醫藥徐匯旗艦店正式開業表示祝賀。他表示,拜耳和第一醫藥一直以來攜手共進,結合彼此資源優勢在醫藥健康領域開展了眾多的創新合作,幫助上海市民做好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。未來,依托徐匯旗艦店獨特的地理優勢,拜耳將結合一站式健康服務,聚焦生長發育的“機遇窗口期”的母嬰營養健康,攜手賦能婦幼健康。
三大客群滿足與價值提升
作為第一醫藥旗下全新的健康小鎮,徐匯旗艦店地處繁華的徐家匯商圈,正對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(國婦嬰),且周邊小區眾多,人流往來稠密,交通便捷,在地理位置上集合了商圈店、院邊店、社區店的所有特征。為了滿足周邊顧客的多元需求,第一醫藥徐匯旗艦店聚焦母嬰健康、銀發健康、都市大健康的三大主題,積極拓展除日常剛需外的多元化健康場景,提升產品體驗和情緒服務價值,創新打造一站式健康空間,助力全民健康水平提升。
在姚軍看來,徐匯旗艦店解決了以往單一店型的潛在業務痛點,從滿足單一客戶群體的健康需求,升級為滿足全人群、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復合型門店。同時,徐匯旗艦店聚焦年輕白領的大健康需求,構建高品質、都市化的健康場景,為中青年消費者提供更舒心的購物體驗,第一醫藥在徐匯旗艦店打造了綜合性服務健康空間,日常開展健康檢測、專家講座、營養品鑒等多種活動。




此外,以徐匯旗艦店為依托,第一醫藥全面啟動了徐家匯街道服務計劃。為響應上海市“15分鐘社區生活圈”行動,第一醫藥與街道合作打造了健康服務新模式,為街道社區居民提供多樣化的親鄰健康服務和福利,做居民家門口的健康守護者。
四大特色區域與功能拓展


第一醫藥徐匯旗艦店布局理念
踏入第一醫藥徐匯區旗艦店,首先進入眼簾的是左側瑞幸咖啡的C字形區域(Coffee),“喝著咖啡逛健康空間”是第一醫藥全新的跨界嘗試。瑞幸咖啡的健康飲品理念與第一醫藥不謀而合,通過健康創新飲品吸引年輕人以咖啡取代高糖高脂的奶茶與軟飲,構建更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右側是I字形的展示區域(Internal Health),包括參茸滋補產品、保健品和藥品,兼顧了周邊居民的健康剛需和全人群的養生保健需求。隨著健康消費意識的覺醒和消費結構的持續升級,“全民自護時代”悄然而至,越來越多人開始意識到養生的重要性,第一醫藥順應消費潮流,精挑細選品牌產品,專注提升參茸滋補產品品質和營養保健產品成分,在日常營養強化方面下足了功夫。
M字形區域(Mother's Choice),是連接藥房和院邊顧客需求的重要觸點,為顧客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家庭呵護,從人生第一步到全家的健康守護。“生命早期1000天”的營養攝取對成年后的健康狀況和一生的生活質量至關重要,1000天是指胎兒時期的280天,加上出生后到2歲之間的720天,世界衛生組織將之定義為一個人生長發育的“機遇窗口期”。在徐匯旗艦店籌備初期,第一醫藥就開始精心打磨母嬰營養健康供應鏈,產品涵蓋了母嬰呵護和家庭日常生活所需,強化一站式備齊的便利性。同時,第一醫藥特設了跨境母嬰產品專區,讓顧客不出國門盡享全球母嬰健康好物。
L字形區域(Chinese Legacy),設各類中醫養生、頭皮養護、皮膚管理服務,滿足不同年齡層對于健康美麗養護的追求。中醫養生專注于現代人普遍的亞健康生活狀態和運動后的恢復需求,以溫馨舒適的環境、私密獨立的空間、獨特的中醫治療手法,帶給顧客超出預期的治療體驗。健康養護科學管理服務,幫助顧客日常維護頭皮和皮膚健康,提供頭皮養護、植發保養、敏感皮膚管理等多種解決方案。


徐匯旗艦店的盛大開業,提前為第一醫藥70周年慶典拉開了序幕。70年前開業的第一醫藥商店前身,是新中國成立后上海第一家國營醫藥零售商店,有“醫藥樣品間”、“遠東第一大藥房”的盛名。70年間,第一醫藥持續深耕上海市場,碩果累累,獲得了上海市民的高度認可與支持。
第一醫藥的探索升級之路從未停歇,在延續傳統優勢的情況下,精耕優質品牌產品集成化,深度洞悉顧客大健康需求,持續強化健康專業服務能級。憑借精準化的市場洞察和完善的服務布局積極創新轉型,第一醫藥正迸發出源源不斷的新鮮活力。
(供稿:益依 編輯:費凡 審核:黃巖)